MESSAGE
郑中明—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有限公司的创办者,出生于黄山脚下、麻川河(今太平湖)畔。
清咸丰六年(1856),郑中明的先祖瑶里(地名)郑本魁就在麻川河畔的六百里山中开出一块茶园,此处山高土肥,云蒸雾蔚。郑本魁和当地茶农经过精心制作,生产出扁平挺直、鲜爽味醇且散发出阵阵兰花香味的“尖茶”,冠名“太平尖茶”。现在,猴魁茶界普遍认为“太平尖茶”是太平猴魁的前身。
殷(贵池殷家汇)屯(屯溪)公路(于1934年建成)通车前,麻川河是太平县(黄山区的前身)通衢达州的主要通道,也是山民生存的主动脉。清咸丰三年(1853)始,太平军与官府在县境内的拉锯战长达十年之久,居民或逃逸、或冻馁,县境内人口由27.3万锐减为11.9万。此时,原来船帆林立的瑶里渡口不见船影,山民生产的茶叶和土产滞留山中。商机难遇!郑本魁壮胆走芜湖,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后,他毅然购船,操起“太平尖茶”运输业。后经其子郑守庆、郑守成、郑守业的辛劳操持,单船发展成了船队,此时,“郑守庆拥有20多条船只组成的船队”(注:摘于《黄山区志》,下同)。
郑氏船队把“太平尖茶”运出了深山,沿着麻川河、青弋江流到了长江两岸、大运河畔,同时也掀开了太平人在南京、扬州、镇江开茶庄的商贸史。清末民初,有名有号有地址的旅外茶庄达59家,其中49家开在南京(注),太平茶叶占据了南京的半壁市场,现仍沿用的南京“太平路”就是由于当时太平茶庄密集而冠名,真是“无徽不成镇,无太不出名”。
从水中跃到岸上,从茶叶运输转为茶叶经营,是六百里郑氏家族史上的一大转折点。清末民初,郑守庆与其子郑子象(郑中明的祖父)、郑善之先后在镇江大西路192号开设“广大茶行”,在南京山西路创办“通达茶行”,在南京开张“聚兴茶行”(中华门马道街21号)和“广泰茶行”,于是,郑氏凭着规模和实力成为当时太平旅外茶商中的劲旅(注)。郑氏茶行摸索出一整套独特的经营之道:与家乡茶农签定供货契约,使货源仅限六百里山,保证了茶叶质量;对茶叶进行分级包装,提高了商品的品味;通过无偿品茶、捐茶等促销活动,拓展了销路;童叟无欺、诚信经营、商德明鉴,扩大了茶行的信誉度,如此徽商茶道,现今茶人也叹为先行。
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,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和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注册资金7141万元。是一家集太平猴魁茶生产、加工、销售和科研为一体,涉及茶叶研发、茶旅特色游、茶文化交流的综合性茶叶企业。
公司拥有生产基地万余亩,建有优质良种母穗园基地千余亩;标准化、清洁化厂房万余平方米;建有“太平猴魁茶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”、“太平猴魁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”、“太平猴魁国家优质良种母穗园示范区”、“安徽省现代林业示范区”等四大国家和省级示范区。
公司下设北京等数家分公司;建有“黄山太平猴魁博物馆”、“市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”、“太平猴魁茶业研发中心”;公司发行有月报“太平猴魁报”;企业通过了ISO9001体系、欧盟有机体系和两化融合管理等体系认证;
六百里”商标为“中国驰名商标”,其产品为“地理标志产品”、“安徽名牌产品”,曾先后荣获“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国际金奖”、“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”、“中国名茶”金奖、“第二届中国杭州国际茶博会金奖”、“米兰世博会指定茶叶品牌”、“世界绿茶最高金奖”、“北京国际茶叶展特别金奖”、“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”等称号。
2007年3月,在俄罗斯“中国年”活动中,六百里猴魁被选作为“国礼茶”,由原国家主席赠予俄罗斯总统。
公司始终坚持“创新精制,健康之饮,品位生活”的理念,极力打造“安全、健康、绿色”的茶产品。
-
2000年公司成立于
-
13400亩公司自有产权茶山
-
200+公司拥有技术人才
-
10+茶叶种类